法國廚師的甜點

酸種開放性組織麵包完整教學|外酥內軟的大氣孔秘訣

「想做出外酥內軟、內部充滿大氣孔的酸種麵包嗎?這篇完整教學將帶你從自溶、加酵頭、主發酵、整形、最後發酵到烘焙,逐步解析關鍵技巧,讓你在家也能成功烤出專業級的開放性組織酸種麵包。」

ChihTing Chuang

8/25/20251 min read

酸種開放性組織麵包完整教學

(Sourdough Open Crumb Bread)

想做出外皮酥脆、內部輕盈蓬鬆、充滿大氣孔的酸種麵包嗎?這篇文章將帶你完整走過流程,從自溶、加酵頭、加鹽,到主發酵、摺疊、延展、整形、最後發酵與烘焙,每個細節都詳加解說。

材料比例

  • 高筋麵粉(80%)

  • 全麥粉(20%)

  • 水(高含水量,依需求調整)

  • 酵頭(Leaven,1:2:2 培養,需膨脹三倍以上)

  • 海鹽(約 2%–2.2%)

步驟教學

1. 自溶(Autolyse)

將麵粉與水混合,攪拌至沒有乾粉。靜置 3 小時。這一步能啟動麩質發展,提升延展性。剛開始的麵糰容易撕裂,經過靜置後會變得柔軟有彈性。

2. 加入酵頭(Leaven)

早上準備好酵頭(1:2:2 比例,約 5 小時發酵至三倍體積)。將酵頭加入麵糰,用濕手攤開在表面,手工混合 3–4 分鐘即可,避免過度氧化。此時麵糰應該開始有彈性與延展性。

3. 加入海鹽(Salt)

距離加入酵頭 30 分鐘後,撒入細海鹽(約 2%),用濕手按壓進麵糰,再折疊數次。這一步能幫助麩質更緊實,並稍微放慢發酵速度。必要時可在此時少量補水,增加延展性。

主發酵(Bulk Fermentation)

4. 檯面折疊(Fold Out)

靜置 30 分鐘後,把麵糰倒在微濕的檯面上,四面各拉伸折回一次。能幫助麵糰在主發酵初期建立結構。

5. 延展(Lamination)

45 分鐘後,將麵糰小心拉成長方形,從中心向外慢慢拉伸,避免撕裂。依序將左右兩側折回,再把上下折回。此步驟能有效增加強度並排除大氣泡。

6. 摺疊(Stretch & Fold)

之後每隔 45 分鐘進行一次摺疊,共約 3 次。每次摺疊四個方向,壓破大氣泡。此時要觀察麵糰強度與延展性,必要時可多摺一到兩次。

  • 第一次:麵糰仍鬆散,摺疊後明顯更有結構。

  • 第二次:麵糰開始建立強度,但仍未明顯膨脹,正常現象。

  • 第三次:麵糰出現輕微膨脹,不再攤滿容器四角,代表強度良好。

總主發酵時間約 6 小時,體積增加約 15%。

整形(Shaping)

將麵糰取出,拍掉多餘麵粉。兩側各折一次排除大氣泡,然後從上往下捲起,用拇指將表面收緊,最後把接縫捏緊。適度在檯面上滾動,使表面更繃緊。

最後發酵(Proofing)

在表面灑糙米粉防黏,將麵糰接縫朝上放入發酵籃。

  • 室溫發酵 10–20 分鐘。

  • 冷藏發酵(retard)一整夜,約 14 小時,冰箱需低於 4℃,最好 3℃ 左右,避免過度發酵。

烘烤(Baking)

  1. 預熱烤箱至 260℃(500℉),至少 1 小時。

  2. 從冰箱取出冷麵糰,灑上粗粒小麥粉,蓋烘焙紙,倒扣至烤石上。

  3. 用割刀劃口(深 1.2 公分,45°角)避免爆裂。

  4. 放入鑄鐵鍋或烤石,並製造蒸氣(可用冰塊或水澆熔岩石)。

  5. 500℉ 烘烤 20 分鐘,取下蓋子,再降溫至 450℉(232℃)烘烤 20 分鐘。

出爐與冷卻

麵包出爐後放涼 1–2 小時再切。成品應該有:

  • 外皮:薄而酥脆,深焦糖色。

  • 內部:輕盈、有彈性、帶奶油感的柔軟組織。

這款麵包非常適合:

  • 橄欖油或湯品

  • 抹上厚厚的奶油

結語

做出開放性組織的酸種麵包,需要耐心觀察每個細節。自溶、摺疊、延展、發酵、整形,每一步都在幫助麵糰建立結構與風味。當你切開麵包,看到那輕盈、透明的氣孔時,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。